家、校教育绝非上下关系

Public 艾米丽 写于 2016-10-21

  "许多家庭自从孩子上学后,便“一切以学校为中心,万事以升学为目标”。家庭教育绝非督促孩子做作业,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绝非从属。

  首先,家庭不是学校的下属单位。第二,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。第三,父母与老师是合作关系,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,父母与老师是平等的,父母不是老师的秘书,更不是眼线。

  那么,父母与老师如何才能积极合作呢?

  1.就父母而言

  (1)主动积极地学习教育知识。

  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事,父母也是教育者。现代社会的发展,要求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要学习必要的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,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家教水平。这样做,既为学校教育打了最好的基础,同时也做了最好的配合。

  (2)全面客观地认识孩子。

  父母自己必须对孩子有一个客观、公正、全面的认识。许多父母听风是雨,最大根源就在于自己对孩子就没有全面了解。

  (3)客观对待老师给予孩子的评价。

  因为对孩子其他方面了解得多,认识得全,父母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,让老师能够对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。

  (4)积极回应老师。

  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好,通常情况下的交流也好,父母的回应要积极,而不可消极被动。对于老师的评价(其他人对孩子的评价也同样),不可完全不信,也不要听风就是雨,不可盲目行事。

  切忌包庇或盲目听从,只有主动客观地了解真实情况和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,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教育措施。如果事实证明,老师的评价是片面的或与实际不符,有必要与老师取得联系,告之真相,不要任由老师对孩子产生误解。

  对于这方面以及整个教育事务,我们千万不能完全依赖老师,也千万不要抱怨老师。老师们每天要面对许多孩子,处理许多事务,因此父母主动的参与和积极的回应不仅是对老师的帮助,也是确保更好地教育孩子的有力保障。

  (5)主动积极地与老师沟通。

  父母要有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,不要等到老师想起来了,或孩子有问题被叫到学校再与老师接触。我们必须了解,在目前的教育现实下,老师们要教的可远远不止一两个孩子,主动与老师沟通要比被动地等着老师召见,更有利于家校合作。

  2.就学校和老师而言

  (1)指导父母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。

  就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而言,老师因受过专业教育,接触更多的教育实际工作,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指导父母进行日常的家庭教育。

  (2)客观地陈述孩子目前的状况。

  在评述孩子状况时,心态应平和,语气要缓和,陈述要客观。切忌抱着告状的心态,这既不是老师应有的心态,也不符合师者作风。

  (3)明确指导父母如何做。

  在讲述孩子目前状况时,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就是目的要明确,即明确具体地指导父母就孩子现状应做哪些工作。当然,这些工作一定是科学的,符合教育原则的。

  切忌讲完孩子现状后就没下文了。否则,一些欠缺教育知识的父母就只会责难打骂孩子,这就失去了找父母沟通的意义。毕竟,老师与父母合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进步,而不是在于让孩子受到惩罚。"
 

类别:孕育宝宝 | 标签: 教育  


0 条评论
添加评论